【全民反诈】网上贷款遭“套路”!花垣县00后小伙被骗4.7万余元,这类贷款诈骗要警惕
真实案件
2025年9月12日,家住花垣县的陈先生(化名)因资金周转紧张,在多个贷款网站和平台浏览信息并留存联系方式,不料陷入电信诈骗陷阱,最终被骗4.7万余元。
9月12日上午8时许,陈先生接到一个澳门归属地的陌生电话,对方精准询问其是否有贷款需求。在陈先生确认后,诈骗分子立即引导他登录“3XXX6.CC”不明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新一贷”的虚假贷款APP。
随后,陈先生按“流程”填写个人信息,提交后APP显示其获批3万元贷款额度。但他尝试提现时,系统却提示失败。联系APP内“客服”后,对方谎称“银行卡号填写错误”,需缴纳“贷款额度30%的解冻费”才能提现,并发送收款二维码。陈先生信以为真,通过网上银行分两次扫码转账共9000元。
转账后,APP内贷款余额显示为3.9万元(含已缴的9000元),可陈先生再次提现仍失败。客服又编造两个理由:一是“提现需为3万元整数,多的9000元作为保证金后期退还”;二是“陈先生提现操作导致系统崩溃,贷款被冻结,需再缴8000元解冻”。陈先生再次按客服提供二维码分两次扫码转账共8000元。
然而陈先生提现依旧无果。客服继续以“转账超出平台处理时间,贷款仍冻结”为由,要求其再缴保证金,并提供两张银行卡号。陈先生通过ATM机向这两个账户转账1.48万元;客服见陈先生转账成功,又提供两个新账户要其转账。然而陈先生卡内余额不足转不了客服要求的金额,随后客服引导其向朋友借了1万元加上自己卡内余额给客服提供的两张银行卡分别转入共14998元。直到陈先生提现仍然失败,客服再次要求转账3万元时,陈先生才察觉异常,意识到被骗。随后陈先生立马前往派出所报案。
作案手法解析:
1.精准筛选目标: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有贷款需求人员的联系方式(如陈先生留存的信息),以“主动提供贷款”为诱饵,锁定“急用钱”人群。
2.伪造正规假象:冒用“新一贷”等知名贷款产品名称制作虚假APP,搭配“澳门归属地电话”,营造“专业金融机构”形象,降低受害者警惕。
3.连环设套索费:先以“卡号错误”设局,再用“系统崩溃”“操作超时”等虚构问题连环加码,从9000元到1万元逐步提高索费金额,利用受害者“缴钱就能提现”的心理持续榨取资金。
4.变换收款方式:前期用二维码收款,后期改用多个私人银行卡号,避免单一渠道留下痕迹,增加警方追查难度。
警方反诈提示:
1.警惕“主动上门”的贷款:正规贷款机构不会通过陌生电话、不明链接主动邀约贷款,凡是未经核实的贷款渠道,一律先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银保监会官网查询资质,切勿轻信。
2.牢记“正规贷款不预收费”:无论是“解冻费”“保证金”还是“手续费”,只要贷款到账前要求缴费的,100%是诈骗,切勿转账。
3.拒绝“连环转账”,及时止损:若遇到多次要求转账的情况,无论对方编造何种理由,都要立即停手,切勿抱有“再转一次就能到账”的幻想,避免损失扩大。
4.留存证据及时报警:一旦察觉被骗,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虚假APP截图等证据,第一时间到就近派出所报案,为警方追查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