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公路人在一线丨永顺公路人用汗水铸就通途

盛夏的湘西大地,烈日如炙。国道G209线永顺县首车镇伴湖路段,地表温度已突破50℃。柏油路面被晒得发烫,空气里弥漫着热浪的焦灼。而在这片“火炉”上,永顺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干线养护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弓着身子,一镐一铲地修补路面坑洼。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顺着脸颊、脖颈不断往下淌,滴淌在滚烫的路面上瞬间蒸发,只留下淡淡的盐渍。

 

“先把破损的地方挖干净,扫净浮土,喷一层乳化沥青‘打底’,再填冷补料,最后夯平夯实——一步都不能少!”队长向前一边擦汗一边叮嘱身旁的年轻队员。他的手套早已被沥青染成深褐色,手上的老茧在烈日下泛着油光。就是这样严格的流程,让G209线这段曾坑洼不平的路面,如今变得平整如镜,过往司机摇下车窗竖起的大拇指,成了对他们最好的嘉奖。入伏以来,永顺县连续多日气温稳居39℃以上。但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干线养护服务队的十余名队员,却主动签下“高温战书”,化身养护突击队,奔赴国省干线养护一线。“公路人就得有股拼劲!冬天抗冻,夏天耐烤,路才能养得好。”副队长李万强的话,道出了团队的信念。7月4日起,服务队扎进了国道G352线芙蓉镇至石堤镇新华村路段。23公里的路程,队员们分段“作战”:有的握着扫帚,清扫路面的碎石、落叶;有的蹲在水沟旁,徒手清理堵塞的淤泥和杂草;有的抡起铁锹,给坑洼处“补牙”。铁锹与地面碰撞的叮当声、扫帚划过路面的沙沙声、队员们的号子声,在山间谱成了独特的“养护交响曲”。正午时分,队员们的工装能拧出半盆水,可谁也没喊过一声累。队员向云志抹了把脸笑道:“咱公路人有的是力气,这点苦不算啥!”七天鏖战,这段路彻底换了模样——水沟通畅了,路面洁净了,连路边的杂草都修剪得干干净净。

 

7月中旬的38℃高温天,服务队又连续转战省道S247线、S306线、S246线。在S247线万坪镇杉木村路段,一处塌方堵了半幅路,队员们顶着落石风险,用装载机清、用铁锹铲,硬生生把2700立方米的土石方“啃”了下来;在S306线,他们沿着50.8公里的水沟“地毯式”清理,确保排水顺畅;在S246线罗依溪大桥附近,他们弯腰清扫路面、疏通桥梁泄水孔。据统计,这段时间服务队累计投入机械53台次、人工120人次,用脚步丈量出了107公里的“洁净”二字,让三条省道重新焕发“畅、安、舒、美”的新颜。7月21日傍晚,S247线永小路狗爬岩路段突发险情:几棵枞树被狂风刮倒,横在路中央,过往车辆堵成了长龙。服务队向前接到消息,带着队员们拎着油锯、砍刀就往现场冲。“大家加把劲,早一分钟通,群众就少一分急!”向前的喊声被油锯的轰鸣淹没,他却第一个抡起砍刀劈向树枝。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疏导交通,有的负责截断树干,有的合力把断木抬到路边。汗水混着树枝上的汁液淌进眼睛,没人顾得上擦;手上磨出了水泡,裹上布条继续干。不到两小时,路面清得干干净净,滞留车辆缓缓驶过,司机们纷纷用鸣笛表达谢意。就这样,无论面对公路的日常精细养护,还是针对塌方落石清除、倒伏树木清理、油污路面清洗等应急抢通作业;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服务队都能够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协调联动、高效处置。如今,走在永顺县的国省干线上,G209线、G352线平整如砥,S246线、S247线、S306线洁净畅通,边坡的绿植郁郁葱葱,水沟里流水潺潺。“路好走了,拉货也快了!”跑运输的司机王师傅说;“家门口的路干净了,散步都舒心!”沿线村民李大姐笑着说。这些朴素的夸赞,是对养护队员们最好的肯定。“把‘爱路、敬业、创新、奉献’的湘西公路精神扛在肩上,咱的路就会越养越宽,越养越美!”夕阳下,队员们望着自己养护的公路向远方延伸,眼里闪着光。这群高温下的坚守者,用汗水浇灌出平安坦途,更用初心诠释了新时代养路人的担当。

 

 

来源:省公路事务中心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热门评论
  • 漂漂 LV11 淑媛
    2楼
    看看
    8-14 17:17 · 湖南
    回复
打开掌上湘西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掌上湘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