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再宇之子捐赠一批珍贵红色档案和文史资料
近日,中共湘西州委办公室退休干部、湘西州委督查室原主任龙庆翔同志一行专程来到凤凰县档案馆,捐赠一批其父亲龙再宇同志珍贵的红色档案和文史资料。在捐赠仪式上,凤凰县档案馆馆长麻红军代表档案馆接受捐赠,后期将为龙庆翔同志颁发捐赠证书。
龙庆翔讲述档案资料背后故事
龙庆翔的父亲龙再宇同志曾担任首届湘西苗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首届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等领导职务。这批捐赠实物既包含了龙再宇同志在不同时期的照片、信札,所获得的奖项、证书、聘书,相关学术及团体组织的工作证件等各个方面数十件珍贵的档案资料。另外,还有湘西历史、文化、民族方面的著作,包括龙再宇同志所著的《边城诗草》、《退思居诗词》。这些档案资料不仅是龙再宇同志参加革命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历史的生动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龙庆翔介绍档案资料背景
政坛资深老黄牛
龙再宇(1922-2018),湖南省凤凰县吉信镇满家村人,苗族,中共党员。学生时代,在三潭书院、湖南省立第九师范求学。毕业后,在湖南省立边区小学等学校任教。
1949年11月,凤凰县迎来和平解放。1950年3月,龙再宇正式参加革命队伍,1951年被任命为凤凰县副县长及湘西行署凤凰、乾城(今吉首市)、永绥(今花垣县)三县清匪委员会副主任。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龙再宇当选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并兼任自治区政协主席。“区”改为“州”后,他又先后担任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政协副主席、吉首大学副校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86年在州人大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
从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起到1986年退休止,龙再宇已在州县两级领导岗位上干了整整36年,可谓是政坛资深的“老黄牛”,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教育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庆翔捐赠的部分实物档案资料
图一:1953年,中国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湘西代表龙再宇与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合影(前排右三为龙再宇);
图二:1954年元旦,中国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回国后部分代表在沈阳合影(前排左一为龙再宇)。湘西州志部分编纂工作成员合影(前排右六为龙再宇)
关心文化文艺工作
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外,龙再宇很关心支持文化文艺工作,热爱民间文艺、民族文化,喜欢诗词创作。
地方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被誉为“一方之全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修编工作,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再宇担任常务会副主任,并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总纂,肩负编纂统筹的重任。
龙再宇不仅是湖南省最早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之一,也是湖南省民间文艺园地的拓荒者。曾担任过湖南省首届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还有省、州文联及诗词学会等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著有《边城诗草》、《退思居诗词》等诗集。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龙再宇:“他的诗是时代的钟声,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心声,是一曲曲感情充沛的苗乡之歌。”他晚年所创作的这些诗词是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翰墨的生动写照,也是他为人品格的反映。
龙庆翔捐赠的部分实物档案资料
龙再宇荣获的各种证书、聘书
龙再宇的诗集《边城诗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一张照片记录珍贵友谊
沈从文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湖南凤凰县人。此次捐赠的档案资料中,有一本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创刊号(1957年第1期)。这本泛黄的杂志中刊载有沈从文先生的一篇文章《湘西苗族的艺术》,自述其在1956年12月回到家乡湘西,在吉首参与苗族音乐研究工作以及录制苗歌的情景,得到时任湘西苗族自治州副州长龙再宇的全力协助和全程陪同,期间沈从文先生还在龙再宇家里住了三天,两人结下深厚友谊。
二十五年后的1982年5月,沈从文先生再次回湘西,这次陪同沈老一行的依然是龙再宇。在捐赠的数十张老照片中,有一张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沈从文先生与龙再宇的合影,而这张照片正是这段时间留下的,见证了他们数十年的友谊,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民族团结》杂志刊载沈从文先生的《湘西苗族的艺术》
1982年,沈从文先生(左)与龙再宇(右)在湘西合影
继续让红色档案发光发热
龙再宇同志一生经历过旧社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和和改革开放等多个重要阶段和时期,这些珍贵档案资料能被完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凤凰县档案馆馆长麻红军对龙庆翔同志专程赶来捐赠父亲龙再宇同志的档案资料表示感谢。下一步县档案馆将对这批珍贵的红色档案和文史资料进行规范整理、妥善保管和数字化扫描,切实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后期这批档案资料也将择机在凤凰名人馆进行展示,继续发扬龙再宇同志的优良品德、工作作风和红色精神,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