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水韵缠绕的千年诗笺

泸溪三叠
——水韵缠绕的千年诗笺

水写的城池
沅水与武水在湘西的褶皱里狭路相逢,将数万年的激荡与厮磨,融成一块月牙状的翡翠。这座被水纹反复镌刻的城池,天生就带着诗性的基因——辰河高腔是水波的颤音,踏虎凿花是涟漪的剪纸,盘瓠神话则是漩涡里卷起的传说。
行舟过铁山古渡,船橹总在崖壁悬棺的倒影里打转。千年前楚人祭祀的青铜器沉在江底,与屈原涉江时的佩玉相映成趣。江水裹挟着历史的碎片,把《橘颂》的平仄酿成米酒,至今仍在辛女祠前的青石板上汩汩流淌。

树筑的驿站
往新寨坪村去的路是部倒放的史书。导航仪闪烁的蓝光里,遮天蔽日的榉木、楠木正以年轮复诵苗人迁徙的古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个清晨,当整个湘西都在斧锯声中肢解山林,这里的老人却把《巴代古歌》里"树是人的胞衣"的训诫,刻进了村规民约。
栖迟谷的民宿像从土地里长出的蘑菇群。改造者用最谦卑的手势,将落地玻璃嵌入百年木屋的骨架。深夜躺在天窗下,能看见星星顺着榫卯的纹路滑落,恍如先民钻木取火时迸发的火星。晨起推窗,白鹭正用长喙在稻田里抄写陶渊明的诗句,把"暧暧远人村"写成水田间的几行涟漪。

荷载的渡口
浦市古镇的荷花开得最盛时,连沈从文笔下的橹歌都要避让三分。这座曾吞吐半个中国的"小南京",把二十四座码头的繁华都藏进了万荷园的莲蓬里。八月的午后,某朵迟开的粉荷或许正托着金庸当年遗落的武侠残稿,而干枯的墨莲则像迟子建的小说,在秋风里讲述着湘黔商帮的往事。
下湾遗址的玉璋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等待,直到某天与苗族银饰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重逢。那些穿越6500年光阴的纹饰,在苗族绣娘的指尖化作蝴蝶妈妈的神话,又在游客的快门声里凝成朋友圈的九宫格。黄昏的老茶馆里,滚烫的泸溪白茶总会蒸腾起些消散的船号子,让"满河绿水满河船"的盛景在氤氲中短暂复活。

沅水终将汇入长江的浩荡,却把最灵秀的章节永远留在了泸溪。那些被水浸润的时光,有的在悬棺葬的岩缝里风干成典籍,有的在凿花艺人的刻刀下绽放成非遗,更多的则化作游子鞋柜上的枯莲蓬——看似沉默寡言,却在每个归乡的雨夜,突然涌出漫天的荷香与橹声。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热门评论
  • 开心伊人 LV14 妃子
    2楼
    好文好图
    7-15 23:55 · 湖南
    回复
  • 凡太夕 LV9 通判
    3楼
    赞赞赞
    7-16 00:10 · 湖南
    回复
打开掌上湘西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掌上湘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