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文学与新媒体学院社会实践团支教组开展“防范于行,反诈于行”主题宣讲课堂
(通讯员邓莹曦 汪雅楠 黄婷)为了切实增强乡村群众,小学生群体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尤其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7月3日上午吉首大学文学与新媒体学院“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支教组在吉首市河溪镇河溪小学开展了以“防范于行,反诈于行”为主题的宣讲课堂,河溪小学二十多名小学生和志愿者们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常见AI诈骗)
社会实践团成员以AI技术诈骗防范为主题,通过多元互动形式开展宣讲。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们播放了AI诈骗的案例视频。视频中,受害者接连遭遇AI声音克隆、面部合成等新型诈骗手段,有人被深度伪造的熟人视频迷惑,最终陷入精心设计的骗局,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这些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此类新型诈骗已不再是遥远的新闻事件,而是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潜在威胁。这也为后续的深度讲解与互动环节做好了铺随后,志愿者为了让孩子们将学习到的知识牢记,志愿者设计了一个利用AI的对话功能,让AI模拟诈骗分子用最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与孩子们对话,用这样一来一回的对话,加深孩子们对于诈骗套路的印象。面对这些“套路”,孩子们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但在实践团的志愿者引导下,学会了冷静思考,识别出了诈骗的破绽,并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
(图为志愿者利用AI对话的功能模拟诈骗分子与小学生对话)
此次吉首大学文学与新媒体学院社会实践团“防范于行,反诈于行”主题宣讲课堂成果显著。我们聚焦乡村小学生这一受骗群体,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普及了诈骗尤其是AI诈骗的知识,提高了孩子们的反诈意识和应对能力。这为乡村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构建全民反诈的社会格局贡献了一份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