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别说晚上十点睡觉了,甚至凌晨两点还在刷短视频……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作息时间,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风险信号,它与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等)息息相关。
结果发现:一共发生了3172例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的是晚上10点–10:59入睡的那组。相比之下:
过早睡(< 10:00):风险增加 24%
11:00~11:59 睡:风险增加 12%
午夜后才睡:风险增加 25%
换句话说,“最佳入睡时间窗口”就是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
Kaplan–Meier曲线展示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随时间推移的情况,并根据睡眠开始时间进行了细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可能更敏感地受到睡眠时间的影响。对于女性而言,无论是过早睡还是熬夜到午夜后,风险都显著增加。尤其是午夜后才睡的女性,心血管风险竟然比“10~11 点”组高出了63%!
尽量让自己在晚上 10~11 点之间入睡。避免长期熬夜到凌晨,也不要过早躺床硬逼自己睡。不要频繁“熬夜+补觉”,规律的生物钟对心脏更友好。睡前少刷手机、避免强光和咖啡因。保持卧室安静、凉爽。睡前做些轻松的伸展、阅读或冥想。睡眠只是心血管健康的一环。饮食均衡、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同样关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需要规律睡眠来减轻心脏负担。好睡眠,是心脏的守护伞。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常常牺牲睡眠去工作、娱乐,但身体的代价是长期累积的。虽然熬夜不等于一定导致心脏病,但“睡个好觉”绝不是小事。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