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改错别字+刷流量”双套路!花垣女子陷网络兼职骗局,5千余元打水漂
2025年5月21日18时许,家住花垣县的杨女士在家中使用“快手”APP时,刷到一则声称“某茄小说“app修改错别字,单篇可获30元报酬”的直播。直播界面附带二维码,杨女士随即保存并通过微信扫描,跳转至名为“李旭帆”的服务号。该服务号客服询问杨女士是否前来应聘“错别字修改员”,在杨女士确认后,对方告知“所有待修改文章需在‘信某聊’APP领取,需先从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注册,再将账号发送过来添加好友”。
杨女士按要求下载“信某聊”APP并注册账号,将账号发送给对方后,一名备注为“秀梅”的账号主动添加其为好友,并发送小说修改员的报酬细则:单篇报酬40元、时间自由、日结薪资。杨女士提出“先试做短篇小说修改”,对方却以“短篇任务需排队”为由推脱,转而推荐“项目二”——帮某购商家提升流量与信誉,声称“可先用我的小号试做,完成后立即给你佣金”。
随后,“秀梅”发送一则网址,指导杨女士进行“拼单任务”,并规定“最低充值300元可接1单,每日最多可做50单”。杨女士按其要求用对方小号试做2天,累计完成100单。5月23日,对方以“长期做更划算”为由,诱导杨女士用自己的信息注册账号独立操作,并称“充值需联系平台客服,客服会发二维码扫码支付”。
此后,杨女士分五次通过银行卡向客服提供的二维码充值:第一次1000元(后通过“佣金”提现收回)、第二次2600元、第三次1600元、第四次800元、第五次100元。随着充值金额逐渐增加,杨女士心生疑虑,此时平台却威胁称“若停止做任务,将冻结你的账号,商家的损失需由你赔偿,不仅账号内资金无法提现,还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杨女士意识到可能遭遇诈骗,立即前往派出所报案。
经核查,杨女士累计充值6100元,仅首次1000元成功提现,实际被诈骗金额达5100元。
作案手法拆解
1.诱饵引流,降低警惕:以“低门槛、高报酬”的“小说改错别字”兼职为幌子,通过直播平台传播,精准吸引想“居家赚钱”的群体。
2.诱导下载非正规APP:避开官方社交平台,引导用户下载“信趣聊”这类非应用商店正规上架的APP,便于后续封闭沟通、操控信息。
3.“试做”铺垫,逐步套牢:先用“小号试做拿佣金”的方式让受害者尝到“甜头”,消除对“充值做任务”的戒备心。
4.阶梯式诱导充值:从“300元试单”到单次数千元充值,逐步提高金额,待受害者投入较多资金后再施压。
5.威胁施压,阻断退路:用“冻结账号、赔偿损失、影响征信”等虚假后果恐吓受害者,防止其中途退出或报警。
反诈警示
1.警惕“低门槛高报酬”陷阱:凡是“不用技能、在家就能做、日赚数百元”的兼职,基本都是诈骗,正规兼职不会以“高报酬”为唯一噱头。
2.拒绝下载非官方APP:手机应用商店未上架的APP(如本案“信某聊”)可能暗藏恶意程序,切勿通过网址、二维码等非正规渠道下载。
3.“先充值再赚钱”必是诈骗:无论以“刷流量”“做任务”“激活账号”等何种名义要求先充值,本质都是骗取资金,切勿相信“充值越多佣金越高”的谎言。
4.征信不会因“不做任务”受影响:个人征信由央行征信系统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个人都无法以“不做兼职任务”为由修改征信,此类威胁均为诈骗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