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 “香”?驾考 “快”?兼职 “易”?骗子套路新花样,湘西已有多人被骗数万!
看短剧能“赚钱”?考驾照能“速通”?微信群能“兼职”?别傻了!这些都是骗子的新花招,湘西已有人因此被骗走数万。快收好这份拆解,别让钱包遭了殃!
10月2日22时许,湘西的罗某(化名)在家中看“免费短剧”时,遭遇一起电信诈骗,累计损失102920元。
此前罗某浏览“免费短剧”时,被广告链接诱入“充值返利”群聊。起初罗某心存警惕,但见群内多人晒“返利成功”的截图后,尝试充值100元至数百元,均获小额返利。累计充值金额达1000元欲全额提现时,平台以“数据错误”为由,安排“派单员涵涵”诱导其再充6000余元“修复数据”才能提现。罗某通过“某音”“某鱼”向私人账号转账后,APP弹出风险提示,于是不再充值。平台随即抛出两种提现方案,一是充值28600元修复数据再提现;二是充值38000元直接提现。罗某选了第二种方案,对方以“线下确认”为由索要其地址,谎称可当面交易,10月3日,罗某按要求放置3万元现金到指定位置,同时通过微信向指定账号充值8000元。
最终罗某仅提现280元账号便无法操作,客服又以“账号冻结”要求充值解冻为由诱导罗某,于是10月5日罗某再次放置58020元现金到原位置,后续罗某在群内询问解冻进展时,对方要求继续现金充值两次。至此,罗某终于察觉自己被骗报案,累计损失102920元。
作案手法拆解1.“钓鱼”引流:借“免费短剧”为饵,以浏览器弹窗广告链接,诱受害者进入虚假平台。2.小额返利获信:用“充值100元-数百元、秒返小额现金”制造假象,弱化受害者警惕。
3.“数据错误”设套:受害者充值增额欲提现时,以“数据错”“账号异常”为由,骗其充钱“修复”。
4.方案诱导加充:受害者犹豫时,抛多档充值方案,用“便宜方案需修数据、贵方案可直提”诱选高额充值。5.线下现金避查:后期以“线下交易安全”为借口,让受害者放置现金,规避资金流向追踪。警方提醒
不点不明链接,拒入陌生平台;不信充值返利,莫贪小额诱饵;警惕线下现金交易,正规平台不以此操作;遇账号冻结需充值,立即止损并报案。
9月27日16时许,湘西的常某(化名)在刷“某手”短视频时,一条宣称“考驾照可快速拿证”的引流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抱着求快的心态,常某点击了该引流广告后,页面自动跳转至某app客服聊天界面,常某主动询问“快速拿驾照”的具体方法,客服“小可”随即提出要求:需常某提供身份证、手持身份证的半身照及手机号码,同时下载“驾照快考”APP。该APP一打开,直接弹出“某钉”的下载链接。完成APP安装并登录后,客服立刻发起语音通话,称“科目一、科目四的打卡学习必须完成”,并引导他点击界面上的一个图标——实则是伪装成“面部识别”的屏幕共享确认键。
对方以“需持续人脸识别”为由,唆使常某保持通话配合操作7小时,直至需外出接孩子才挂断语音。不久后,常某接到亲戚和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其微信号被盗用,这才察觉异常。经查,其名下银行卡已被分55笔盗刷,累计损失达5万余元。
作案手法拆解1.短视频引流:借“快速拿证”“免考包过”广告,抓群众急拿证心理,引受害者至私域沟通。
2.套取信息:以“录入系统”要身份证等敏感信息,用“客服对接”伪装正规机构。
3.诱导设陷:诱下虚假APP、办公软件,借语音通话增信任,以“打卡学习”掩真实目的。
4.窃取权限:将“屏幕共享”伪装“面部识别”,骗授权获取手机操作及支付信息。5.拖延盗刷:以“持续验证”拖时间防醒悟,获权限后速完成多笔盗刷。警方提醒
牢记驾照无捷径,“快速拿证”“免考包过”皆诈骗;严守信息安全,不泄身份证等敏感信息;不点陌生链接、不下非官方软件;警惕屏幕共享,遇异常先核实再报警。
近日,湘西李某看到微信群里有兼职赚钱的广告二维码,扫码后进入一个公众号,咨询后,对方发来链接,于是李某下载了某APP,并注册绑定银行卡做任务。
一开始,李某给视频点推荐3元/个。为赚更多钱,他充值1000元成为会员,做单价8元/个的任务,一直做了两天小有收获。之后,有人在APP群内发1000元任务,但需抢单。李某抢到后按要求扫码转账1000元,本以为能返1100元,可对方称还需和另外两人一起做任务才能返。匹配的两人分别去做转账8600元返13000元的任务,但李某因钱不够没参与。
不久,李某见群内“队友”晒返现13000元的截图,再次心动,并按要求扫码转账8600元。转完后,下单人说李某数据点错,钱不能返,还要继续做36000元任务才能补救。这时,李某意识到被骗,随即报警。期间,李某通过银行卡扫码转账、支付宝扫码支付、微信红包和转账等共计向陌生人转账9158元。
作案手法拆解1.社群引流:在微信群发兼职广告二维码,引导受害者扫码进入公众号,再通过链接诱导下载虚假APP。2.小利获信:先让受害者做“点视频推荐得3元”的简单任务,再引导充值1000元成会员做高单价任务并给予小额收益,降低警惕。
3.大额任务设套:在APP群内发布1000元抢单任务,承诺返现,后续以“需组队完成”为由,诱导参与8600元高额任务。
4.虚假截图诱骗:让“托”在群内发8600元任务返13000元的虚假截图,刺激受害者跟风转账。5.失误逼投:受害者转账后,以“数据点错”为由,要求其再做36000元任务“补救”,试图榨取更多资金。警方提醒
微信群“兼职赚钱”多是骗局!切勿信“点视频返利”“充值升级赚更多”,群内“返现截图”多为造假。不下载不明APP,不向陌生账户转账,遇要求“组队补款”,立即止损报案!
来源:花垣公安、永顺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