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速看!车辆这些“死角”竟能藏93个孩子,“一个都看不见......”
车辆行驶与停放的每一刻
在其周围都存在着
司机视线无法触及的 “死角”
这便是被称为 “隐形杀手” 的
车辆盲区
当行人,尤其是行动更为灵活
身形更难被察觉的儿童
无意间步入这些盲区时
危险便已悄然降临
若司机未能及时察觉
一场交通事故就会骤然发生
-幼童躺街上玩耍被碾压身亡-
2025年7月2日晚,云南省大理市大展屯综合市场,一辆派件货车左转时后轮碾压到一名正躺在地上玩耍的幼童,导致幼童不幸身亡。
-母亲一个疏忽致女儿被卷进车底-
2024年3月21日,陕西安康一女子骑电动自行车接孩子回家时,从正在倒车施工的大车侧面通过,因离得太近,小女孩被轮胎处的挡泥板刮倒,卷入车底。
接到报警后,消防员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过10分钟的紧张救援,小女孩被成功救出。
每一起让人揪心的事故背后
往往都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伤痛
据统计
全球每年由机动车盲区
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50万起
其中多数事故受害者是儿童
如此庞大的数据
不仅只是冰冷的统计
更是一声声急促的安全警报
正因盲区的风险足以致命
下面,我们以一辆SUV车型为例
带大家直观感受
机动车的盲区到底能“藏”住多少危险
测试中,交警让老师坐进一辆SUV警车的驾驶位上,并引导93个孩子分别蹲在车辆四周的盲区内。通过环顾车辆周围和观察后视镜,车上的老师竟连一个孩子也没有发现。
所谓车辆盲区,就是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的位置,其视线被车体所遮挡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
一旦进入车辆盲区,在车辆启动、转弯瞬间,行人、非机动车极易被“吞噬”。
但不同车型视野盲区有所区别,以普通家庭轿车为例,车头正前方,也就是车辆引擎盖前面是驾驶员的视野盲区,驾驶员的身高不一样,视觉盲区也不一样的,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等都会影响车头的视野盲区。
每辆车子都有用来防止汽车碰撞变形的立柱,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A柱,前后门中间的立柱叫B柱,这也会造成驾驶员视野盲区。
尤其是A柱盲区,每当汽车转弯或进入弯道前,驾驶员的视野会被A柱部分遮挡,汽车越大,盲区也越大。
由于车辆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没有办法看到车尾的情况,所以车尾的盲区比较大。另外,车辆行驶时,盲区比静止时更大。
驾驶员:1.一定要养成在上车之前绕车观察一周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有效发现车辆盲区里的障碍物,也可以观察车辆本身的状态,比如轮胎是否漏气等。
2.在车辆转弯时,驾驶员尽量前后移动身体,这样可以看清A柱盲区内的状态。
3.SUV车型比一般的轿车车身高,盲区范围也更大,儿童进入车辆盲区或是蹲在车旁玩耍,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加长、加宽的货车,视觉盲区更大。
△货车车辆盲区示意图
家长:平日里一定要反复告诉孩子不要在车辆周围玩耍,外出时也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另外,遇到大货车时,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离它们越远越好。
来源丨中国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