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累!警惕慢性疲劳,实用抗疲劳攻略请收好
入秋浑身乏力,老师更要注意,批作业到深夜,站讲堂耗气血,如果怎么休息都恢复不过来,这种情况,可能是“慢性疲劳”!教师节到了,老师们别忘关心自己~
一到秋天就疲倦,以为是“秋乏”,其实很可能是慢性疲劳!秋乏是季节性的,程度较轻,通过调整作息、饮食和运动就能改善;而慢性疲劳往往持续半年以上,休息也缓解不了,还可能伴随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别轻视长期的疲惫!
5个小妙招,“击退”疲劳和炎症:
■:晒背驱湿
秋季中午适度晒背,帮助驱除湿浊,改善久坐少动、阳虚体寒、脾胃不畅等问题。
■:补气食疗
五指毛桃健脾补肺,山药补益脾肺肾,搭配小米/大米煮粥,每周2~3次,能滋阴润燥,缓解疲劳。
■:按揉穴位
按揉关元(脐下3寸)和百会(头顶正中) ,每天每穴3~5分钟,有酸胀感为佳,可补虚培元。
■:耳部提拉
摩擦、提拉耳部不同位置20次,可疏通经络,缓解颈肩腰腿痛,改善头晕、视疲劳、耳鸣。
■:闭目养神
闭目静养可减少肝血消耗,恢复精力,配合深呼吸或冥想,能进一步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