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七夕帖寄故乡
今晚银河亮得像铺开的银带子,我又想起老家老槐树上的星星。它们该还在打谷场上空悬着吧,就像爷爷烟袋锅里明明灭灭的火星,照着晒谷的竹匾里,藏着多少个七夕夜里飞的萤火虫。
那时候的风,总带着麦秸和稻谷的香。妈会在灶台前蒸巧果,面团上的花纹是用梳子齿压出来的,刚出锅时,甜津津的热气能飘满整个院子。我和隔壁的小妹揣着巧果跑到河边,把绣着牛郎织女的香囊挂在柳树枝上,看河水漫过圆溜溜的鹅卵石,就像漫过我们数星星的童年。
后来我走了,行李箱里裹着老家的土。里面有妈晒的花椒,还有爸劈好的柏木片——他说城里冬天没有炭火,烧点柏木,闻着味儿就像在家。我以前总以为,故乡就是根绳子,攥着就能随时回头。直到有年清明回去,才发现老槐树被台风刮倒了,河湾填了土,盖起了厂房,连妈蒸巧果用的那个木模子,搬家时也不知丢到了哪里。
这会儿我站在异乡的阳台上,看月亮慢慢穿过云层。手机里弹出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我赶忙搜老家的天气预报,想起小时候,七夕要是下雨,大人们就说那是牛郎织女哭了,眼泪落在地里,来年庄稼准能丰收。我摸了摸窗台上那盆从老家移来的薄荷,叶子上好像是沾着今晚的露水,沉甸甸的,像极了当年挂在柳树上的香囊,全是念想。
回不去的地方,才叫故乡啊。可我知道,那些在这儿长起来的日子,早成了我的骨头和血——是我说话时改不掉的乡音,是我炒青菜时总忍不住多撒的那把花椒,是我每次抬头看天,总会先找银河两岸那两颗星。
今晚,就托晚风捎句心里话吧。愿老家的土地永远肥得流油,愿河水就算改了道也还是清凌凌的,愿留在那儿的人,每个七夕都能吃到热乎的巧果,愿他们永远不用懂,什么是“回不去”的滋味。
而我呢,会带着这份念想接着往前走。因为我身体里,早装着一整个老家的春夏秋冬,装着无数个七夕的月光,从来没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