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黄金村
“一叶落而知秋”,夏日的燥热尚未完全褪去,初秋的晴好恰是户外露营的绝佳时节。趁着这份清爽,我与朋友一家相约出发,前往保靖县黄金村——那个因“一两黄金一两茶”闻名,却少有人踏足的黄金茶发源地,想亲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从吉首城区出发,车过马颈坳镇,行至三拱桥处便见一条彩色公路蜿蜒向前。公路一侧紧依司马河,河水潺潺相伴,另一侧则是连绵的茶园。碧绿的秋茶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目光所及皆是生机。约莫行驶三四公里,吉首市隘口村先入眼帘:村子卧在谷底,平整的土地上茶园铺展,四周青山环抱,司马河穿村而过,宽阔河道里水流平缓,古朴的小桥与河道中的跳岩串联起家家户户,活脱脱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画卷。这村子聚居着土家族、汉族、苗族同胞,向、张、石三大姓世代在此生活,巧的是,我的老家就在村中名为向家湾的地方,亲切感油然而生。穿过隘口村,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
黄金村由傍海、尚仁、黄金、冷寨河等自然寨组成,黄金寨原称“黄菌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因黄金茶声名日盛,才改名为“黄金村”。一入村,漫山遍野的茶园便铺成了绿色海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不是你容颜易老,而是你喝保靖黄金茶太少”的白色标识牌,在茶园间格外醒目,既透着底气,又带些俏皮。公路两旁,茶叶加工厂接连排布,空气中满是秋茶的清香,深吸一口,连呼吸都变得清爽。
我们先到村部广场歇脚,广场旁的长廊设计得格外贴心:每根柱子上都装着电线插座,贴着微信二维码,扫码就能用电,完美解决了露营的用电需求;村部的厕所更是整洁如新,设施齐全得堪比星级宾馆,细节处满是对游客的关照。在村部旁用过晚餐,我们便带着露营装备,来到离村部不远的“茶源桥”安营扎寨。这桥得名颇有来历——周围分布着大片古茶园,藏着两千多株明清时期的古茶树,其中一棵树龄超400年的“茶树王”就静立在不远处,仿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茶香。
帐篷搭好时,夕阳已西斜。我与妻子沿着茶园间的游步道漫步,走到司马河大拐弯处的玻璃栈道。晚风轻拂,吹散了白日的余温,脚下是碧绿茶园与清澈河水交织的美景,远处的黄金村隐在绿意中,静谧又惬意。
回到茶源桥,夜幕已然降临。我们围坐在一起,煮一壶黄金茶,茶香袅袅中闲话家常,竟有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闲适。困了便靠在椅上,抬头是漫天繁星,偶尔有飞机闪着红光从银河旁掠过,天地间只剩温柔。夜深后钻进帐篷,司马河“哗啦啦”的流水声像一首轻柔的摇篮曲,伴着我们沉沉入眠。
次日清晨醒来,神清气爽。朋友刚钻出帐篷,便忍不住感叹:“下周有空,咱们还来这儿露营!”。黄金村的魅力,不止在于黄金茶的甘醇、田园风光的秀丽,更在于那份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人心里暖暖的。这般好去处,定要再来赴一场茶香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