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苗寨行:山水情·同学意·红色魂
作者:张小平
立秋后的第一个周末,初秋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悄然拂来,却未完全驱散大地的夏日余热。阳光透过云层温柔洒落,给世间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秋景如诗如画,正是户外郊游的好时节,我与五位友人自驾踏上了前往茶园坪村的旅程,既是寻访老同学,也是探寻这片红色热土的故事。
沿着319国道前行,一路一山一景皆如画,边城古镇古色古香,游客如织,尽显岁月韵味。车程不过一小时,我们便抵达了距茶峒古镇仅3.9公里的茶园坪村。这个由四个自然寨组成的行政村,苗族、土家族、汉族同胞在此世代聚居,总面积8500亩的土地上,耕地与山地相映成趣,透着原生态的生机。
茶园坪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得如一幅流动的画。村子西部紧邻清水江岸,有边城著名的风景名胜猴儿跳,荡舟穿行于猴儿跳峡谷间,巍巍青山随船后退,碧水悠悠倒映着两岸绿意,清风拂面,风光无限,让人瞬间心旷神怡。站在猴儿跳的山坡上远眺,不远处岩人坡上矗立着一尊5米高的天然岩石像,远远望去,岩石轮廓分明,酷似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当地人称之为“将军岩”,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村里还有一棵“镇寨之宝”——岩郎古树,经专家鉴定树龄已超800年,粗壮的树干需四五个大人合抱才能围住,枝繁叶茂的树冠如一把巨伞,默默见证着村子的岁月变迁。
除了自然风光,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也独具特色,其中最让人着迷的当属对山歌。在清水江上,常能看见漂亮的苗家阿妹背着背篓、划着小船飘荡在碧波间,对面山坡上若有帅气的阿哥看见了心仪的阿妹,便会唱起山歌传递情意:
“阿哥坐在高山坡、高山坡上木叶多;一叶木叶歌一首、唱进阿妹心窝窝。”阿妹听了,也会笑着回唱:“阿妹坐在白水河、白水河里浪花多;一朵浪花歌一首、要把阿哥唱进河。”阿哥阿妹你一唱我一答,情歌在山水间回荡,待到情投意合,便可自由恋爱、结为夫妻,从此相伴白头。这般淳朴浪漫的风情,让村子更添了几分灵动与温情。
一进村,“草鞋州长:边城镇茶园坪村”的横幅格外醒目。村容村貌让人耳目一新:绿化、亮化、美化样样达标,墙上文化绘声绘色,数字化设施井然有序。山头满目苍翠,地面干干净净,空中太阳能灯高挂,广播里《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随风飘荡。秋天的田野里,稻谷低着头、弯着腰随风摇曳,金黄一片,宛如一幅丰收的画卷。
远远地,就看见老同学阿贵和他老伴站在家门口张望。“老同学!”阿贵一声热情的呼喊,瞬间拉满了多年未遇的亲切感。我们是高中两年的同班同桌,1981年他高考落榜后回乡务农,因当年通讯落后断了联系,后来才知道他因家庭困难没再补习,却凭着高中学历先后当代课老师、村片区组长、水管员、护林员,还练得一手好厨艺,成了全村红白喜事的“御用主厨”。
一进门,阿贵老伴就笑着打趣:“老同学来可别带礼物,帮我家小儿子介绍个儿媳妇,我才真要谢你一辈子!”说着又调侃,“你们城里套路深,我们还是住农村!”玩笑间,阿贵已在堂屋摆开了满满一桌菜:腊肉泛着油光,苗鱼透着鲜香,卤肉、猪脚、鸡蛋、豆腐搭配着青豆、南瓜、苦瓜、西红柿,荤素相间,色香味俱全。我刚坐下就高声问:“阿贵,酒呢?”一旁的老书记吴通友接话:“阿贵养了三个闺女,哪能缺酒喝!”阿贵老伴立刻从房里抱出好几样酒:瓶装白酒、本地包谷酒、自酿杨梅酒,还有冰啤酒,正如老书记的名字“通友”一般,“通通都友”,满桌的酒肉里盛着最淳朴的情谊。我们围坐在一起,举杯碰盏,从高中时的趣事聊到各自的生活,酒过三巡,话匣子收不住,多年未见的生疏早已被同学情融化,笑声、碰杯声在堂屋里久久回荡。
饭后,在老书记吴通友的倡议下,我们参观了焕然一新的新村部。站在院埧里,老书记指着周边一排排枝叶成型的桂花树说:“这些都是阿贵老同学自己掏钱买苗、亲手栽种的,为村里添了绿,也添了香。”阳光下,桂花树影婆娑,正如阿贵这些年为村子默默付出的点滴,平凡却温暖。
最后,我们来到老红军石邦智故居。在故居前,老书记吴通友深情讲述了这位“草鞋州长”的传奇一生:他14岁投身革命,历经烽火洗礼,转业后扎根湘西,常穿草鞋走村入户,用一生践行着对人民的赤诚。听着讲解,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2004年——那时我在边城镇国土所任职,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已在石邦智故居旁征用了一百亩土地,计划将全县各路英烈集中安葬于此,打造一座烈士陵园。这里将成为二省一市边区红色之旅的一大景点,让更多人能立体地了解英烈事迹,传承红色精神。望着故居周围的土地,我心中满是期待:这片红色之地,终将在岁月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此次金秋之行,既有山水风光的沉醉,也有同学重逢的暖意,更有红色历史的洗礼。茶园坪的秋日里,藏着最淳朴的人情,最浪漫的风情,更藏着最厚重的初心。也愿这方灵秀之地能早日圆了阿贵两口子的心愿,让他们盼儿媳归的期盼早日成真。
202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