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红色微短剧闪耀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门口挂盏灯》《一捧苞谷》斩获三项大奖
7月11日,2025年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湘潭市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韶山隆重开幕。活动现场对“寻美潇湘红”湖南省第二届红色微短剧大赛获奖作品进行集中展播并颁奖。本次大赛共有66部作品参赛,最终评选出网络人气红色微短剧、优秀红色微短剧各10部。湘西州选送的两部作品《门口挂盏灯》《一捧苞谷》斩获三项殊荣:《门口挂盏灯》获评“网络人气红色微短剧”,《一捧苞谷》同时荣登“优秀红色微短剧”和“网络人气红色微短剧”双榜单,成为全省仅有的三部“双料获奖”作品之一。
本次大赛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微短剧形式深挖湖南红色资源,创新革命故事表达。湘西州选送的两部作品立足本土红色历史,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评委与观众的双重认可。
《门口挂盏灯》以湘西革命斗争时期的军民鱼水情为创作蓝本,通过一盏象征希望与信仰的油灯,艺术化呈现红军战士与当地百姓的血肉联系。作品以“小场景”折射“大时代”,其精巧的剧情设计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红色精神在光影交织中焕发新生。
红色微短剧《门口挂盏灯》花絮剧照
《一捧苞谷》则取材于湘西人民支援红军的真实历史事件,以一捧救命苞谷为叙事载体,生动诠释了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作品采用纪实性镜头语言,融合湘西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实现了红色主题与地域特色的完美融合。
红色微短剧《一捧苞谷》花絮剧照
湘西州是革命老区,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辉足迹。近年来,湘西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广电局深入实施红色文艺精品工程,通过微短剧、歌舞剧等现代艺术形式,让红色故事“活”起来、“潮”起来。
从《门口挂盏灯》的温暖微光,到《一捧苞谷》的深情馈赠,湘西州用微短剧这种新时代艺术形式,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湘西文艺创作的实力,更探索出了一条用青春语态传承红色精神的新路径,为全省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湘西经验”。
来源丨资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