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亮:古韵双绝绽湘西 用坚守点燃非遗传承之火
(通讯员 张瀚予 刘翌冉 陈伊芸)7月4日,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走访了吉首市河溪镇上的一位令人敬重的老人。他叫杨德亮,肩负着河溪香醋和当地钢火烧龙扎龙手艺两项非遗传承的重任,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这两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杨德亮先生向实践团讲解河溪香醋酿制手艺)
河溪香醋醇香千年作为当地酿醋世家的传人,杨德亮对河溪香醋制取的古法技艺与核心要点同样了如指掌。河溪香醋其色橙红,又名“赤醋”。河溪香醋以红砂岩渗水酿造、大米饭自然接霉制曲为特色,需经历蒸煮、发酵、陈酿等十余道工序,发酵周期长达2年以上,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其色泽鲜明透亮,香气醇厚绵长。在工业化生产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酿醋工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杨德亮始终坚守着古法酿醋的技艺,他认为,只有用传统的方法酿造出来的醋,才是最正宗的河溪香醋,才能保留住那份独特的味道和记忆。他积极参与河溪香醋的品牌推广和保护工作,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品尝到这一独特的地方美食。
(杨德亮先生向实践团讲解扎龙手艺)
钢火烧龙炽热传承 钢火烧龙是流传于湘西地区,以吉首马颈坳镇、河溪镇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元宵节民间狂欢习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当地的扎龙手艺传承人,在杨德亮心中,钢火烧龙不仅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着湘西人民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代传承人日渐老去,年轻一代受经济、社会变化等因素影响,钢火烧龙的扎龙手艺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杨德亮积极参与到扎龙手艺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中,他收徒传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人,让河溪的“钢火烧龙”一直炽热下去。
(实践团与杨德亮先生合影留念)醋是慢火熬的柔,龙是烈火炼的刚,合在一起,才是湘西的魂。杨德亮就是这样一位刚柔并济的非遗传承人,他用自己的坚守和热爱,点燃了非遗传承之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担当和责任,也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