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可达4000+!吉首这个社区把工厂“搬”到家门口
当缝纫机的哒哒声在社区响起
带娃的宝妈摇身一变成了“车间达人”
在吉首市双塘街道周家寨社区
闲置的仓库里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1、2、3……4188元!”5月8日,吉首市双塘街道周家寨社区鑫晖鞋业首月工资发放现场,张秀群数着4188元现金,难掩激动。
在她身旁,48岁的李大哥正把一沓钞票塞进布袋,他是本月的“销冠”,工友们打趣说那厚度“能当枕头”。
最让大家惊讶的是杨大姐——这位每天要接送孩子、照顾老人的家庭主妇,工作8天也拿到了工资。
▲工资发放现场工资全部装袋完毕
三个月前,这样的场景是大家想不到的。当时社区组织上百人参加招聘会,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却寥寥无几。“不是不想干活,可孩子放学谁接?老人看病谁陪?”杨大姐的话戳中了留守妇女的痛点。
社区干部们发现,社区里闲置的仓库、带孙辈的阿姨、未就业的壮劳力,就像散落的拼图,急需找到契合的连接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工厂请到家门口呢?”转机从一场“逆向思维”开始,社区干部算了一笔账:把社区的闲置仓库以每年3万元租给企业,既能盘活集体资产,又能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当鑫晖鞋业的缝纫机搬进仓库时,31名妇女率先报了名——她们中有人带着孩子来面试,有人带着饭盒在现场等待,更有人直言:“不怕辛苦,就怕没时间顾家。”
▲鑫晖鞋业内工人正在工作
“妈妈岗”应运而生,弹性工作制、灵活的计时计件模式,让女工们在缝纫机前是高效的“生产能手”,放学铃响后又化身校门口的“闪电妈妈”,社区还贴心发放人均180元的午餐培训补贴。
如今,40名居民每月领着准时发放的现金工资,最高的已突破4000元。看着鞋厂门口新挂出的招工横幅,双塘街道干部松了口气:“当初拍板现金发薪,就是为了让大伙儿实实在在摸到希望。”
▲工人有序领取工资
在缝纫机的运作声中
更多改变正在发生——
曾经围着灶台孩子转的主妇
开始讨论工作技巧
总担心“留守”问题的老人
发现子女回来了
就连放学后等待妈妈下班的孩子
也把“妈妈是技术能手”写进了作文里
……
当社区甘当“红娘”,企业愿做“知音”
那些曾困在灶台与田埂间的身影
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暖心案例吗?
来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来源:吉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