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二天,十八洞村人潮涌动
“五一”假期第二天,十八洞村迎来旅游小高峰,景区人潮涌动,游客们饱览苗寨美景,感受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山乡巨变。
游客在十八洞村尽情游玩(本组图片均由花垣县融媒体中心拍摄)
5月2日下午,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广场前,一场原汁原味的苗族非遗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苗族绝技正在上演。苗族巴代着盛装、执绺巾,敲起激烈锣鼓。高台之上,年青的苗族巴代赤脚踏着锋利的刀梯,一步步稳步攀登,时而悬立、时而倒挂,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叫好声不断。随后,在火光映照下,苗族巴代赤足从燃烧的木板走过,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游客在十八洞村尽情游玩
“我是第一次来到十八洞村,也是第一次看到苗族的上刀梯表演,非常精彩,感受到了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娄底游客曹豪杰赞叹道。
非遗表演
顺着青石板路走进梨子寨,古朴的苗家木屋错落有致,屋檐下悬挂的玉米串和红灯笼随风轻摆,勾勒出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游客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考察的足迹,走进苗寨,欣赏着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建筑,亲身感受了十八洞村的山乡巨变。
游客观看非遗表演
短短一个下午,石拔三大姐的家里已不知迎来了第几轮游客,迈过木质的门槛,石大姐倚靠在门边,招呼着往来的游客。每当有人见了她,喊一声“大姐!”,她便高高兴兴地应下,和人握手、交谈。“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说我比以前变得年轻了很多。”她笑着说道。
游客在十八洞村尽情游玩
游客在十八洞村尽情游玩
当天,十八洞苗绣基地同样人流不息,精美的苗绣制品琳琅满目,吸引许多游客欣赏参观,或是拿着各式各样的产品问价咨询,或是欣赏其上精妙绝伦的刺绣技艺。基地内,十八洞村老支书石顺莲满脸笑意,正为游客介绍着展柜上的苗绣扇面。“扇子的扇面都是我们的绣娘手工缝制的,通过运用各种针法、各色绣线,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才能绣出这样一把手工扇。”
十八洞苗绣基地,游客在选购
在精准坪广场,日光和煦,远处映照绰绰山影。游客们三五成群,观赏苗乡壮丽美景。广场中央,不少人拿起手机,与“精准扶贫”石碑进行合影留念。
游客打卡留影
游客打卡留影
游客打卡留影
“十八洞村是我慕名已久的地方,在展馆具体了解到村里的脱贫故事,特别是看到当时的图片和文字后,真的很受触动。今天实地来到这里,村民们都很热情,我发现这里的变化真的特别大,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常德游客李文立感叹道。
十八洞停车场
据花垣县文旅广电局统计,“五一”假期第二天,十八洞景区客流量达3600余人次,同比增加2.3%,旅游收入为4.526万元,同比增加2.62%。
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杨泽江 吴向申 邓雨露 张庆港 石林荣